新华社:中冶赛迪以“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冶赛迪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成长,赋能未来产业“加速跑”……一年来,“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正不断塑造新优势、激发新活力。
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人工智能+”继续成为热点。3月4日晚,新华社推出融媒体报道《智领潮头兴未来》,其中,报道了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CISDigital AI金睛系统,通过AI大模型的应用,中冶赛迪正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报道全文:
小时候作文里的幻想在2025成真了:“钢铁原来是用AI炼成的”“‘制药’变‘智药’”“演讲稿在眼镜里动动戒指就翻页”“搭乘无人驾驶车去上班”……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这一年“加”出了什么?
中冶赛迪信息机器视觉产品部部长庞殊杨和团队研发的CISDigital AI金睛系统,将一体化智能相机与AI智能算法结合,它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就是在转炉炼钢环节。
中冶赛迪信息机器视觉产品部 庞殊杨: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现场的操作工人实际上能看到的一个页面,它主要实现了两个功能:第一就是将原来操作工人要通过肉眼目视1600多(摄氏)度火焰的页面通过屏幕呈现出来;第二个功能是AI的智能算法可以智能地去识别当前冶炼的状态,再把冶炼的状态给到操作工人,去辅助他的生产,达到帮助他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质量的效果。AI赋能下,传统转炉炼钢环节中的转炉火焰实现了实时高清成像和动态细节还原,各种异常情况,如溢渣、喷溅等,识别准确率达到99.5%。
目前,这套视觉大模型已成功支撑研发团队在50余个钢厂落地超1000套设备。该技术目前已覆盖钢铁冶金生产全流程的100余个应用场景,改善劳动环境,稳定作业质量。